招贤纳士的由来(历史上招贤纳士的典故)

2023-09-09 17:55:02 社会百科 0阅读 回答者:admin

大家好,我是小百,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招贤纳士的由来,历史上招贤纳士的典故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周文王招贤姜子牙:姜姓,也叫姜尚,字牙,东海人,据说是炎帝的后代。学问渊博,曾在商纣手下做事,关于他如何成为周臣,有几种传说,但几乎一致的说法是:直到他年老才在垂钓巧遇周文王,周文王和他交谈,发现他见识非凡,非常兴奋地说:「当初我的太公曾经说过一定会有圣人到周地,周将靠他而兴旺。您就是这位圣人吗 ? 吾家盼望您很久了 !」于是称他为「太公望」,立姜尚为国师。

2、 萧何月下追韩信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以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3、还有舜、大禹、胶鬲、百里奚、孙叔熬、管乐等故事,都是古代招贤纳士的典范。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本文地址:https://www.lnsss.com/nvzhuang/shishang/876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