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观测与探索百科大全图(最新天文观测手册)

2024-02-01 19:02:05 生活饮食 0阅读 回答者:admin

今天给各位分享天文观测与探索百科大全图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最新天文观测手册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关于古代的一些天文观测器的资料
  • 2、天文观测活动的流程图(社团)
  • 3、有关天文知识的书籍
  • 4、求几部关于天文探索的纪录片,书籍和论文,谢谢!
  • 5、天文学的必看书籍有那些
  • 6、天文观测与探索百科全书读后感

关于古代的一些天文观测器的资料

关于中国机械传统的记述和传说长期流传于世,引起了历代擅长技术者和文人的注意和好奇。三国时期的马钧曾再度发明前人的指南车、翻车,明末的王徵试图复原指南车、木牛流马等。王祯撰《农书·农器图谱》,薛景石撰《梓人遗制》,宋应星著《天工开物》,记载了他们所了解的机械。艺术家的作品也使古代机械的技术信息留存下来。比如,五代《闸口盘车图》仔细绘制了水磨图,《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宋代都城汴梁(今开封)的船舶、车辆、桥梁等技术。

中国古机械较早地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注意。1909年起,格里(Giles)、摩尔(Moule)、朗基斯特(Lanchester)等人先推测过指南车的传动机构[1](P52)。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的历史学家、机械工程学家和文博专家开始了中国古代机械的文献研究和专题研究。1925年,张荫麟翻译了英国人摩尔的论文《宋燕肃吴德仁指南车造法考》,且撰写了《宋卢道隆、吴德仁记里鼓车之造法》,刊载在《清华学报》上。1935年,刘仙洲在清华大学出版《中国机械工程史料》,初步整理了汉语古籍中关于机械的记述。王振铎则根据古文献的记载,试图复原古代的机械装置。1936年,他在《燕京学报》上发表《汉张衡候风地动仪制法的推测》,并在北平研究院复原指南车、记里鼓车[2](P63)。这些早期的工作开创了中国机械工程史的研究。

1949年以后,科学技术史在中国成为一项有组织的事业,实现了初步的建制化,研究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其中,刘仙洲、王振铎的工作代表了机械工程史的学术水平[3](P36)。

1950-1960年,刘仙洲开展了机械原动力、计时器、齿轮、凸轮等方面的专题研究。基于这些研究,他撰写了通史性著作《中国机械工程发明史》[4](第一编)和《中国古代农业机械发展史》[5],初步勾画了中国机械技术发展的大致脉络。书中收入了关于耧、辘轳、独轮车等方面的调研成果。后来,刘先生曾组织学者从2万余种古书中查找古机械的线索和记述,留下了大量的卡片。近年来,清华大学图书馆学者对这些的资料进行了整理。

复原是古代机械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王振铎等长期从事古代机械史的专题研究和复原。在文献分析和考古发现的基础上,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复原了地震仪、指南车、记里鼓车、水运仪象、水排等机械装置,其主要成果收入他的文集《科技考古论丛》[6]。

英国李约瑟(Joseph Needham)注意从东西方文明的比较这一视角,审视中国古代的机械和技术传播,同时探讨机械技术与其他知识的关系。他参考了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的研究成果,在王铃的协助下撰写了《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工程分册[7]。该书初版于1965年,后被翻译成日文和中文,是国外学者了解中国机械技术传统的一个重要窗口[8]。

在刘仙洲之后,机械工程史的专题研究和调查工作仍有进展。同济大学陆敬严在古代兵器和其他机械装置的复原研究以及立轴式风车等传统机械的调查方面均有新的进展。中国科学院和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对中国传统金属工艺的研究,西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对秦陵铜车马的研究,都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上世纪90年代,当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组织全国的科技史家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丛书,集中展示中国学者几十年的研究成果时,陆敬严、华觉明等学者,编著了该丛书的机械卷[9]。该书继承了刘仙洲、王振铎等中国学者的思路,适当参考了李约瑟和其他学者的著作,在技术内容和构造原理分析方面均有进展。

刘仙洲、王振铎、李约瑟、陆敬严和华觉明等所撰写的专著主要基于古籍的记载、考古资料和部分传统机械的调查资料。未来的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史研究还可以在几个方面做出努力。第一,发掘、整理和解读明清时期汉文典籍和某些少数民族语言文献中的史料;第二,充分利用现有的和将来的考古发掘资料,开展科技考古研究;第三,广泛而深入地调查现存的传统机械,探讨它们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第四,开展技术的社会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

中国有连续的文化传统,保留了繁浩的古籍。有关古代机械的记载,散见于多种体裁的典籍之中。然而,关于技术的文字记述或绘图大多过于简略,时常仅有只言片语,甚至找不到任何记载。考古发现能够提供某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但其内容显然是有限的。多数古代机械的制作材料是木、竹等不易长期保留的材料,只有少数零件是用石头和金属制作的。这使得我们在考古资料中很少有机会找到结构比较完整的机械。像古代车辆和铜车马这样的发现毕竟是少数。

二 中国古代机械工程技术史的价值及作用

中国的机械工程技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中国古代机械工程技术,是世界机械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机械工程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在讨论中西科技交流与比较问题时曾指出:“有少数几种基本技术曾经从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朝四面八方传播,……可是,中国人的发明就多了。这些发明在公元一世纪到十八世纪期间先后传到了欧洲和其他地区。这里包括:(1)龙骨车;(2)石碾和水力在石碾上的应用;3水排;(4)风扇车和簸扬机;(5)活塞风箱;(6)平放织机(它可能也是印度的发明)和提花机;(7)缫丝、纺丝和调丝机;(8)独轮车;(9)加帆手推车;(10)磨车;(11)拖重牲口用的两种高效马具,即胸带和套包子;(12)弓弩(13)风筝;(14)竹编蜒和走马灯;(15)深钻技术;(16)铸铁的使用;(17)游动的常平悬吊器;(18)弧形拱桥;(19)铁索吊桥;(20)河渠闸门;(21)造船和航运方面的无数发明,包括防水隔舱、高效率空气动力帆和前后索具(22)船尾的方向舵;(23)火药以及和它有关的一些技术;(24)罗盘针,先用于看风水,后来又用于航海;(25)纸、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26)瓷器。所有这些例子有一种共同之点,这就是它们在中国应用的时期,确实早于它们在世界其他部分出现的时期。有时甚至要早得多。”[10](P545)李约瑟博士列举的这些实例绝大多数都是中国古代的机械发明或相关的技术成果,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机械技术成果不仅在中国科技史上占有突出地位,而且在世界机械史乃至科技史上的地位也是不可低估的。

中国机械史的历史价值还表现在传统机械工程技术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立国,农业生产在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占据核心地位,因而作为农业生产工具的农业机械在生产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农业机械技术方面的大量发明、革新及其推广应用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起了极大的作用。同样,机械在水利工程、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纺织等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机械技术在军事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先进和精良武器与军事装备的制造都要依赖先进的机械技术。中国古代在天文观测方面能够取得许多重要成就,与先进天文仪器的作用密不可分,而众多先进天文仪器的出现则反映了中国古代精密机械制造技术的发达。明代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百科全书,其中讲述机械技术的内容占了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也说明机械技术在古代工程技术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传统机械技术根植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之中,机械技术的进步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丰富了古代的社会生活,而且成为推动古代不同领域科技发展的有力工具。

1. 促进了农业的进步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立国,农业生产在古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始终占据核心地位,因而作为农业生产工具的农业机械在生产中的作用极为重要。农业机械方面的大量发明、革新及其推广应用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起了极大的作用。

春秋时期,铁器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开始使用。到战国时期,铁农具已经很多,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推广,促进农业生产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战国时期,农民重视使用肥料,还注意选种、因地制宜和适时耕种。那时候,各国都兴修了水利工程。秦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北朝贾思勰著《齐民要术》一书,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耽误农时,还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

2. 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盛

早在春秋时代,我国已经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年。春秋晚期晋国曾把成文的刑法铸在铁鼎上颁布。战国时期,铁矿山达到30多处。那时候,煮盐业、纺织业和漆器业都有显著进步。明末科学家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明朝时期我国手工场的生产面貌。介绍了北京王麻子、杭州张小泉的剪刀,使用“夹钢”、“贴钢”的技术;采煤时已经能排除瓦斯;纺织业的提花机等。这些在当时世界上都是第一流的。

3. 在水利工程、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纺织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秦国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他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供灌溉、外江供分洪,免除了水灾,灌溉了农田。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桥的大拱两端上方各有两个小拱,可减轻桥身重量对桥基的压力、遇到洪水又可以减轻急流对桥身的冲击。隋朝著名的建筑师宇文恺设计了隋都大兴城和东京洛阳城,并指导了两座城市的营建。到了北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宋朝的海船装有罗盘针,无论白天、黑夜、阴雨、大雾,都能辨识方向。南宋时,指南针传到欧洲,为欧洲的航海家进行环球航海和发现新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

4. 在军事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机械技术在军事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先进和精良的武器与军事装备的制造都要依赖先进的机械技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宋朝时期,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那时的火药武器有火箭、突火枪和火炮等。13世纪、14世纪,火药和武器传人阿拉伯和欧洲。到了元朝,大型的金属管形火器“火铳”,在军事上很受重视。蒙古西征时,多次使用火药武器攻打中亚和波斯的城市。在战争中,阿拉伯人学会了制造火药和火药武器。

三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现实意义

中国机械史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和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古代机械工程技术是中国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机械的技术成果是我国优秀的科学文化遗产,因此中国古代机械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机械技术在人类物质文化史上一直占据核心地位,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一般以机械技术的重要成果作为主要划分标志,便是最好的说明。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杰出的机械科技成果,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的物质文化财富,发掘、整理和研究这些机械成果对于丰富祖国科学文化宝库无疑极为有益。但过去这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远远不够,中国机械工程机械史仍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领域,在目前情况下进一步开展中国机械史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技术发展有很强的继承性和规律性,中国机械史的研究有助于揭示技术发展特质,可以起到温故知新、阐明方向和趋势的作用,因此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中国历史上在机械科技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对于现今科技的发展很有借鉴价值。中国古代与机械有关的技术观和技术哲学思想,对于我们认识技术与人、技术与环境以及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仍有参考价值。中国古代的一些技术思想和方法与举措正好与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相切合,对于认识和解决技术给现代社会带来的环境污染、能源和资源的枯竭等一系列负面效应也有积极的参考意义。中国近现代机械史的研究则对于制定国家的技术规划、技术发展与引进的政策和战略更是有着直接的借鉴作用。

第三,研究和学习中国古代机械工程史,阐明中国传统机械技术的兴衰历程,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生平、成就和思想,不仅可以学到科学和历史的知识,还可从中获得启示和汲取教益,因而中国机械史还有着比较重要的教育价值与作用。机械工程技术史知识的传播有助于人们了解机械工程技术的概念和原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机械科技的认识和理解。培根说:学史可以使人明智。对于青年学生与专业科技人员来讲,机械史的知识则可起到开阔视野的作用。

第四,研究中国古代机械史,不难发现一些古老的机械技术、工艺和原理在现代仍然发挥着作用或具有实用价值。中国传统的农业机械与古农具至今在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我国的许多传统金属工艺仍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秦始皇陵墓中出土的青铜箭镞表面上有一层含铬的黑色致密层,埋在地下两千多年没有腐蚀。现代金相学研究证明这样处理有很强的抗腐蚀能力,此项表面处理技术显然具有古为今用的价值。类似的实例还有很多。古代机械史的研究有助于认识和发现传统机械的现代意义和实用价值。

七五期间,河北唐山和江苏连云港年产 60 万 T 大型纯碱装置采用我国自行开发的先进技术设计,由机械制造部门研制成功的碳化塔、煅烧炉、滤碱机、钛板式换热器、埋刮板输送机等八大类成套关键设备,其他设备大部分由国内供应。山东潍坊年产在部分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实现了国产化, 3 个碱厂均顺利投产。中国大型碱厂设计及设备制造完全可以立足于国内,并开始成套出口大型纯碱技术及装备。

1984 年中国引进了离子膜电解槽制造技术,为 14 个厂家提供设备,占国内离子膜煤烧碱能力 70% , 1993 年国内创新开发了中国式电解槽,由中国化工装备总公司组织具体实施的中国第一套国产化 1 万 t/a 离子膜法烧碱装置于 1993 年 7 月 27 日在沧州市化工厂建成,一次开车投产成功,并通过了国家级验收。该套设备在广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由天津大沽化工厂设计所进行工艺设计,核心设备共有定型设备 82 台,非标设备 127 台,离子膜电解槽由北京化工机械厂设计制造,达到了同期国外同类装置水平,其他专用设备,材料,仪表,阀门分别由国内各有关厂家配套协作,整套装置国产化率达 90% 以上。该套装置运行平衡可靠,具有产品纯度高,节能,高效,无环境污染等特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引进装置水平。该装置的建设成功,结束了中国离子膜烧碱法生产装置依赖进口的局面,标志着中国已基本具备了离子膜法烧碱设备的成套制造能力。其后,广州、新疆、包头、蚌埠、云南的化工厂离子膜法烧碱都选用国产化电解槽 。

天文观测活动的流程图(社团)

出发

黑暗中探险

走进黑暗

黑暗有多大

如何使用星图  

明亮还是昏暗  

恒星

星空天体

北天星图

1~3月的星空

4~6月的星空

7~9月的星空

10~12月的星空

南天星图

1~3月的星空

4~6月的星空

7~9月的星空

10~12月的星空

月球、太阳和行星

活动简介

“学与做”天文社在2009年3月—2011年2月,开展寻星科技实践活动中,利用学校现有的天文设备,查阅分析了各种天象,制定了每月实践计划,举行了六十多场观察活动,拍摄了上千张天文照片,记录了各种天文现象,撰写了多篇天文报告……引起当地多家媒体关注和报道,受到大家的好评。

活动背景

从1609年到2009年,历史从伽利略第一次将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至今已走过了四百年。这是望远镜光荣与梦想的四百年,是人类宇宙观不断发展的四百年,是人类的目光走向137亿光年的四百年。为纪念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这一事件,联合国宣布将2009年定为国际天文年。

2009国际天文年(IYA2009)是由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共同发起的全球性天文活动,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他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从而激发个人的探索发现精神。中国2009国际天文年活动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于2009年1月10日在北京天文馆举行,将围绕“探索我们的宇宙”这一主题开展系列纪念活动、学术活动以及科普活动。

温州三中自实施《“学与做”科技特色项目》以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天文设备——天狼系列望远镜20台、天文寻星座观测仪12台、固定天文观测场所等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已经把《天文观测》作为校本课程在全校学生中开设,内容包括:观测训练,熟练组装和使用天文望远镜,学会导星、观测一些常见天体如太阳、月球、大行星,认星;课堂探究天象成因,用模型建立天文空间概念;重要天象观测如日食、月食、行星合月等罕见天象;撰写专题观测报告;天体摄影,综合使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拍摄天体照片;天文小制作如制作望远镜、活动星图、简易世界时区计算器、日晷及改装观测仪器;组织参加有关的全国、市、区天文活动。

2009年国际天文年里,温州三中开展了“探索我们的星空”为主题的一系列寻星科技实践活动。

活动目的

1.知识目标:①通过查找收集天文报道和相关领域的最新科学成果、研究进展,了解天文研究的发展现状;②通过研究实践及各种专业天文讲座,提升学生的天文知识;③通过宣传天文学中令人激动的发现,增进学生对基础科学中宇宙知识的了解。

2.科学方法和技能目标:①通过学校天文观测系列活动和路边天文系列活动,使学生掌握天文器材的基本使用以及基本的天文拍摄和天文观测记录方法;②通过利用不同的材料,如橡皮泥、陶土、废旧材料、海绵、塑料、泡模板、彩带、彩沙、彩纸等,制作神舟飞船、活动星图、日晷、天球仪、月球仪、太阳系等,使学生学会建立模型理解知识的方法;③通过开展天文绘画、心中的宇宙征文、天文知识手抄报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读、写、画等水平,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④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展开一系列的调查活动,提高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及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①通过各种观察活动,使学生对遥远的天文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②将调查成果报告与其它主题活动相结合,在社会上做全面推广,培养学生“爱护星空”的意识。

活动方法

本实践活动以“实践探究”和“观察研究法”为主,其它综合方法为辅。

基于本实践活动的特点,对实践活动的内容、实施办法及操作过程、效果进行仔细观察分析,及时反馈改进,反复、不断地总结成功经验,同时,辅之以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社会实践法等。

活动实施步骤

在了解了中国2009国际天文年活动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于2009年1月10日在北京天文馆举行,将围绕“探索我们的宇宙”这一主题开展系列科普活动后,“学与做”天文社的师生们,决心以此为契机,提出“探索星空”的科技实践活动,使我校的天文科普教育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活动记录

学校“学与做”天文社,根据提出的目标,按照制定的实施步骤,设计观测记录表,在课堂内外以社团、学校选修课等多种形式,有序地开展了各项天文观测活动达60多次,特别是2009年7月“学与做”实验班学生见证日全食观察活动,2009年10月“邀您揽月 共庆60华诞”路边天文观测活动,2010年1月“日食观测活动”,2010年12月“与您分享月食”路边观测活动等等。现选摘5次观测简要记录如下:

1.学生练习使用天文望远镜活动

时间

2009年6月7日

人物

7年级天文选修课学生

地点

实验楼楼顶

天文望远镜是用来观测星空的,利用它能大大开拓我们天文观测的视野。但你知道如何组装天文望远镜吗?如何用天文望远镜来观测吗?今天我们天文选修课的学生就学习组装天文望远镜,在学校天顶练习使用天文望远镜。学生第一次接触天文望远镜,刚开始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搭,到后来就基本能找准目标的。老师还公布组装观测天文望远镜的评分标准:安装部分——望远镜的安装要迅速、准确,能准确说出各部分名称及用途,在安装准确的前提下按安装速度排名次;观测部分——首先把极轴调试到指向北极,再用寻星镜寻找目标。观测时目标可以互换;在规定时间内寻找目标多且用时少者为优胜。老师还要求我们要不断地练习熟练掌握,下次开展比赛。

活动小结

1.天文望远镜的每个零件都不能少,少了就达不到最佳观测效果;

2.学会了组装天文望远镜感觉到很自豪,但是还不够熟练,希望能有机会多次使用它;

3.自己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事物,感觉到很自豪;渴望利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月亮、太阳等星体。

2.7月22日温州三中“学与做”实验班学生见证日全食

时间

2009年7月22上午

人物

“学与做”实验班学生和家长

地点

实验楼楼顶

连日来,有关日食的新闻、趣话等等报道频繁。7月22日是天文史上难得的一天,离日食初亏还有近40多分钟,我们也不是闲着的,大家准备了4台天文望远镜,利用这个40多分钟组装完成了4台天文望远镜。同学们最后调节好4台天文望远镜,全都对准着耀眼绽放、高高在上的太阳,已经进入了大家的观察视野,月亮进入了我的视野。哇,像是换了一副面貌,跟我们平时用肉眼看到的不一样。整个月亮好像被什么线和点画得满满的,都是圈圈,有大的,有小的,又像是被什么锐器敲击过似的,好奇怪啊!有些同学就直接利用制作的多层底片简易的观察装备,透过土装备,也有准备了特制的墨镜,时刻关注着日食的发生。

在历时2个小时的时间里,实验班学生和家长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这500年一遇的“大全食”带来的震撼之美。

这次日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回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日食成因和其他日食知识,这是一次非常好的“日食课堂”,同时也让我们巩固了以前模糊的学习内容。天气虽热,但同学们的热情高昂、兴趣盎然。这种积极、乐观探索的精神在今后的学习中值得提倡。(学生撰写的天文日记和拍摄的日食作品在省市天文比赛中多项作品获奖。)

3.10月3日天文观察记录

2009年10月3日晚16点-20点,农历8月十五,满月。

人物

金键豪、陈杰、金益鸣、胡周翔、徐伊莉、陈翔、李浩、裘如意莎、郑博韬、郑茂军

地点

马鞍池公园

为纪念全球天文学100小时活动,温州三中“学与做”天文社于2009年10月3日,在马鞍池公园内举行“邀您揽月 共庆60华诞”路边天文观测活动,利用3台天狼望远镜观察月亮。当天为农历8月初十五,月相为满月月,观察并拍摄记录,同时向群众传授天文知识。

路边天文”起源于1968年。当时,多布森教授带着他的望远镜来到美国加州旧金山的街头,邀路人一起通过望远镜欣赏星空。此后,“路边天文”逐渐发展成一项全球性的大众天文天文活动,本次恰逢国庆60周年,正值中秋佳节,群众通过专业的望远镜,与月球一次亲密的接触,惊叹不绝。

活动

小结

路边天文活动虽然辛苦,但是吸引了许多群众来观看,从他们激动的心情中觉得我们的付出是很有意义,希望老师能多组织我们开展这些活动。

4.2010年1月3日 天文观察记录

2010年1月15日下午3点,日环食

人物

七年级3班天文社成员等

地点

学校楼顶

据资料记录这次日环食(2010年1月15日)是三千年里持续时间最长的日食。在最佳观测地点(在环食中心线上,且天气预报日环食时天气较好)Kenya(非洲东部)环食过程(指环食相甚至会持续8.5分钟。由于地理原因,温州只能看到日偏食,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这一天文奇观的观看热情。我校天文社成员早早地在实验楼顶,架好三台天文望远镜和十几台小型的日食观测镜,期待着又一场天文视觉盛宴的到来。

活动小结

通过观测活动,我们又一次感受日食的魅力,因为发生在日落的时间段,看这月球挡住太阳,太阳像被天狗咬了一口,就这样下山了,大大激发了我们天文观测的热情。

5.2010年12月21日天文观察记录

时间

2010年12月21日晚6点 农历十五带食月出

人物

七年级(6)班

天文社成员等

地点

马鞍池公园

晚上将在天空上演18年一遇的月全食奇观,我们7(6)班学生是初次参加路边天文观测活动,首先在操场练习使用天文望远镜,调试了12台天文望远镜,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螺丝缺少较多;(2)镜筒焦距有偏差。然后我们在马鞍池公园的广场上架起4台专业的天文望远镜。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观测到的是月偏食的部分过程,观测同时,我们还向过往市民介绍月食和天文望远镜的知识,市民们也很好奇地通过天文望远镜观看月食过程。我们为能用所学知识服务群众而感到自豪。

活动小结

通过观测活动,我们亲眼目睹了月食的奇观。在公园里举行,吸引了很多市民来观测,他们对在农历十五出现的月食现象也感到很好奇,睁着使用天文望远镜,目睹带食月初的奇妙景象,而且时不时地问了我们很多问题,我们俨然成了天文的小老师,感觉很自豪。同时把温州电视台也吸引来了,对我们天文社的活动进行了专门报道。

每一次开展的观测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结合课本中所学的知识,使他们完成了对事物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提升,同时激发了他们对学习天文学习的兴趣和向往,另外在开展的路边天文活动中受到社会的好评,《温州教育网》、《温州都市报》、《温州商报》、《温州日报》、《温州都市频道》等媒体相继报道我校天文社的观测实践活动。

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通过开展“探索我们的星空”寻星实践活动,参加的学生都写出心得体会,累计文字达2万多文字。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增强了学习实践天文科普知识的浓厚兴趣,还体验到实践的意义,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不断走向成熟。

我们与天文爱好者一起呼吁:

如果你是个天文观测的新手

如果你是资深的天文爱好者

如果你是天文学家

如果你是教育工作者

如果你是科学记者

如果你有新的想法

如果你想成为国际天文年的合作者

请不要迟疑

加入我们

行动起来

帮助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仰望星空

望采纳

望采纳

望采纳

有关天文知识的书籍

《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链接宇宙》、《哈勃看太空》、《平行世界》等。

1、《时间简史》是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创作的科普著作,首次出版于1988年。

全书共十二章,讲述了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包括: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不确定性原理、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等内容,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遥远星系、黑洞、粒子、反物质等知识,并对宇宙的起源、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命题进行了阐述。

2、《果壳中的宇宙》

《果壳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原作者史蒂芬·霍金。该图书曾获得安万特科学图书奖。该书围绕主题是宇宙学,涉及广义相对论、量子论、黑洞、暴胀、时间旅行、弦论、超引力等诸多前沿概念。

3、《大众天文学》

世界名著译丛。 本书是由法国天文学家、世界著名科普作家C.弗拉马里翁所著,初版于1880年,遂成为传遍全球的科普经典,被誉为“法国图书馆镇馆之宝”。全书共分七篇,分别介绍了地球,月亮,太阳,行星世界,彗星、流星及陨星,恒星宇宙以及天文仪器等。 值得一提的是,译者李珩教授又根据天文学的新近发展进行了补充修订,使本书内容翔实而新颖。

4、《天文爱好者手册》

浩瀚无垠的宇宙,为人类提供了一个不断开拓进取、溯源探新的广阔领域。为了让广大读者了解更多的天文知识,该书按照探索经验,介绍了宇宙的面貌、天文学的新发现、各类天体的特点、自制简易天文望远镜和天文观测的各种方法,还介绍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星空和星图等,引导人们进入天文学的殿堂。

5、《大宇宙百科全书》

《大宇宙百科全书》的作者是约翰·格里宾。本书导言全面翔实地陈述了有关学科的现状;正文以1100多个条目,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古代充满智慧的猜想,到今天基于观测事实的科学结论,以及有关科学家小传,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最后部分则列举了宇宙学的发现以及人类通史和科学史上的重要年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时间简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果壳中的宇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众天文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文爱好者手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宇宙百科全书》

求几部关于天文探索的纪录片,书籍和论文,谢谢!

视频(土豆有)

《宇宙与人》

《斗转星移》

《宇宙千年》

《浩瀚宇宙》

《宇宙形成》

《观星指南》

《天文百科大全》

《卡尔萨根的宇宙》

《旅行到宇宙边缘》

《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

书籍

1.中文名: 探索宇宙的神奇奥秘

作者: 李竞分类: 科普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1年2月

内容介绍:

本书是CCTV教科文行动天文篇节目的文字本,从对宇宙最浅显的认识开始,详细介绍了恒星、行星、天体运动规律、天文科技、天文奇观、黑洞之谜、火星探索、载人航天等宇宙科学的方方面面的知识,本书为人们了解宇宙、认识宇宙提供了一个富有趣味的科普入门读物。

2中文名: 物理天文学前沿

作者: F·霍伊尔

J·纳里卡译者: 何香涛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05年02月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内容介绍:

物理学和天文学之间一直存在的根本性的联系,它促使两位当今世界顶尖的天体物理学家合作,从物理学观点出发,来阐述天文学的前沿问题。非数学方法的论述,使艰深的前沿课题变得让普通读者也能够接受。如果你也想了解当前物理和天文学得最新知识,本书是你的不二之选。加上作者又是杰出的科普作家,无怪乎该书的许多章节都写得深入浅出,精彩纷呈。

作者介绍:

F?霍伊尔,英国著名天文学家,宇宙稳恒态学说创始人。

霍伊尔1915年出生于英国约克郡宾利。青年时期的霍伊尔思维独特,经常藐视各种规章制度。在当地文法学校毕业后,霍伊尔进入了剑桥大学伊曼努埃尔学院学习。1936年毕业后攻读硕士研究生,1939年成为圣约翰大学的特别研究生,同年获得硕士学位。当时他已经具备获得博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但他从未有这念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霍伊尔被征入海军部研制雷达。1945年霍伊尔获聘为剑桥大学的数学讲师。1957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58年担任天文及实验哲学普鲁明教授。1967年霍伊尔创建了剑桥大学的理论天文研究所,并成为首任所长。1970年霍伊尔担任英国皇家学会副会长。1971年至1973年担任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长。1972年获封爵士。次年,与校方维持长期的紧张关系,霍伊尔遂辞去剑桥大学的一切职务,成为独立科学家。

3.宇宙 新视野 C·C·皮特森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丛书名:第一推动丛书内容简介

自从引进数码摄像和数据采集技术以来,宇宙观测技术突飞猛进。现今,天文学家能够极为方便地充分利用地面上和太空中各种各样的望远镜和遥感仪器,研究宇宙中的几乎所有事物。1995年,本书作者出版了《哈勃视野》,介绍哈勃空间望远镜取得的科学成果,引起了轰动,成为国际畅销书;随后,他们在1998年又极成功地出版了《哈勃视野》的第二版。因此,本书 ——《宇宙新视野》——的出版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本书展现了用现今世界上著名的天文观测设备看到的宇宙,这些设备包括哈勃空间望远镜、钱德拉 x射线天文台、甚大望远镜、孪生的凯克(双子座)望远镜等以及太阳系探测器。

本书图文并茂,以直观通俗的方式对宇宙进行了探索。最新、最令人惊叹的图像展示了美妙宇宙的壮丽景色,轻松的文字清楚地阐述了所有的天文学主题。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有关我们的太阳系、恒星世界、星云、星系世界和宇宙结构的各种惊奇发现。同时,本书也介绍了一些令人惊叹的未来天文台。相信书中精美珍贵的图片会引起广大读者对无限星空的强烈兴趣。

4.中文名: 伽利略的钟摆:从时间的节律到物质的制造

作者: 译者: 图书

分类: 科技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07年04月01日

图书简介:

《伽利略的钟摆:从时间的节律到物质的制造》是一本关于时间节律的书,它讲述了这种节律最终是如何被伽利略的钟摆所调整的,讲述了钟摆的这种摆动对我们任职上述节律的影响力,以及这种摆动后来是如何被发现存在于许多其他自然现象之中的。《伽利略的钟摆:从时间的节律到物质的制造》讲述的是大自然中最简单、但也是最基础的物理系统的故事,你也可以从该书中了解到这种无理系统是如何与时间节律以及我们的真实物质存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5.中文名: 神秘的宇宙:从大爆炸到毁灭

作者: 译者(德)弗里切(Fritzsc)

出版社: 宇航出版社

发行时间: 1992年05月

本书描述了宇宙从大爆炸到毁灭的全部过程,介绍了现代科学有关宇宙的最新学说以及人类在这一过程中所进行的不懈的探索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论文是英文较多,都有著作权限制的,下载不了给你~~~~

天文学的必看书籍有那些

我觉得先要对天文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读天文学概论方面的书籍,可以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苏宜的《天文学新概论》,《普通天文学》。这方面,英文的书比较多一些,中文的实在不能让人满意。一定要到一个藏书很丰富的大学读书,否则,这些书的影子你都见不到。

一些著名的出版社像 Wiley   

Springer,   OUP,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McGraw-Hill,worthpubilshers,SaundersCompany,学术出版社AcademicPress都出版一些非常优秀的入门教材,可以参考,不过英语可构成挑战。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教材都有一些辅导资料在互联网上,大家可以检索参考。

对天文学各方面有一些了解之后,就应该注意补充好足够的高等数学的知识:国内比较好的入门教材是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的《高等数学》(第四,第五版),还要学习空间解析几何,微分方程。这些基础学好了,就可以升入的钻研上面说的物理学的各个分支,目的仍然是为天文学打基础。

学习天文学的人,不能忘记熟悉星空,手头的资料还应该包括几份星图

现在最方便的是北京天文馆根据日本诚文堂新光社八十年代出版的《野外星图2000》编印的《新编全天星图》,不难买到。再有《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里有伊世同先生编绘的中国古典星官图,非常精美。如果你附近有一个历史比较长的图书馆,也可以找一下《诺顿星图手册》。在新出版的《大众天文学》(弗拉马里翁著)最后也附上了全天星图,不过很小,使用起来不太方便了。

对于普通的天文爱好者,深入地了解一些物理学知识也是有好处的,这里列出了一些比较经典的书目,供大家参考。

1力学教程 伯克利物理学教程 科学出版社

2理论力学 周衍柏高教(回贴称这一本不好,推荐梁昆淼的和赵凯华的。)

3光学 (1) 华中师范大学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光学 (2)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教材

4原子物理学 褚圣麟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5天体物理学 肖兴华等编 高等教育

6伦敦工学院200个物理实验

7著名经典物理实验

8物理学辞典 科学出版社

9傅利叶变换及其应用

10热学和热力学(O414.1/Z27)

11电磁学O441/C66 曼彻斯特科学丛书

12固体物理 基泰尔

13电磁学 伯克利物理学教程 科学出版社

14固体物理 曼彻斯特科学丛书

15固体物理 黄昆编著

16热学

17大学物理学 O4-43/Y47 近代,粒子,统计物理

18近代物理基础及其应用

19引力论和宇宙论 -广义相对论的原理和应用 温伯格

20相对论 W·泡利著

21 相对论导论 O421.1/L98

22物理名人和物理发现 O4-09/S12

23 今天的物理学 04/Y22

24 20世纪物理学

25原子物理学和人类知识 N·玻尔 著

26物理史上的重要实验

补充:

1《观测天体物理学》 刘学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力学世界》和《力学以外的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

3 《电动力学》,《量子力学》

个人认为,在打好高数和普物的基础之后,学习四大力学,同时了解天文基础知识,熟悉星空可以并列。之后就可以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

以上是参考晚石的

还有我收藏了一些书,如图

天文观测与探索百科全书读后感

《天文观测与探索百科全书》,使你可以在轻松掌握知识的同时,获得愉悦的视觉享受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读完《天文观测与探索百科全书(白金版)》,相信你不再会对诸如光线弯曲、黑洞、时间旅行、空际飞行这些抽象的科学概念感觉陌生,并且会更加了解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宇宙。你还等什么,快来翻开《天文观测与探索百科全书(白金版)》,一起去探索这神奇而又浩瀚的宇宙吧!

天文观测与探索百科大全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最新天文观测手册、天文观测与探索百科大全图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投诉邮箱:1765130767@qq.com。

本文地址:https://www.lnsss.com/shenghuo/yinshi/1107599.html